2021-12-17
关于对福建省2021年认定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公示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现将福建省认定管理机构2021年认定的第一批1299家、第二批1623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名单详见附件)进行备案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对公示企业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实名、...
2022-09-0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引导和支持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壮大我区规上工业体量,夯实工业经济基础,现就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力争至2025年底,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较2021年底翻一番。 二、主要措施 以“做稳基础、做大盘子、做强实体、做优产业”为总体目标,以“孵化存量...
2022-09-14
各市质协、行业质协,各企事业单位QC小组骨干: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作为一项广受企、事业单位欢迎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是引导相关单位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有效应用途径。结合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标准(T/CAQ 10201-2020)版,为了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深入学习应用该项标准,培养更多具有解决问题和指导评价能力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人才,并应相关单位的要求,福建省质协经研究决定2...
2022-03-16
各市质协、行业质协,各相关企业: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激发广大员工参与质量提升活动的热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共同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贯彻落实闽质强省办[2018]13号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质量认证工作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企业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营造“强能力...
2021-12-29
根据《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质量标杆活动的通知》(闽工信函科技〔2021〕434号)要求,经企业自愿申请、有关单位推荐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拟认定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质量管理典型经验为2021年省级质量标杆。现将具体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于12月30日前反馈。 联系电话:0591-87832941(科技处)、0591-87676912(机关纪委)附件:20... 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同意建设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批复》(国知发保函字〔2021〕1号)文件精神,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福建保护中心”)将面向全省机械装备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为做好专利预审服务工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福建保护中心决定组织开展专利预审服务申请主体及专利代理机构备案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备案登记申请时间备... 各火炬创新券服务机构:根据《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厦高管规〔2022〕1号),为充分发挥火炬创新券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扩大火炬创新券使用范围,助力高新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我委拟对现有服务机构的服务事项进行新增和调整。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对象及要求申请新增和调整服务事项的单位,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属于第一至八批认定的“火炬创新券服务机构”(附件1);2.申...
2023-02-08
各市质协、行业质协,各企事业单位QC小组骨干:为有效推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标准(T/CAQ 10201-2020)版(QC小组活动启用新标准),培养具有解决质量问题和指导评价等方面推进工作能力的骨干人才,不断壮大群众性质量管理和改进活动队伍,持续提高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并能正确指导小组活动,会客观评价QC小组成果”的综合能力。应相关企业的要求,福建省质协经研... | 泉州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金融营商环境21个指标位居全省前三 二维码
2
发表时间:2023-11-09 17:19 记者从市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服务重心下沉,组建若干支金融服务小分队,组织百名行长(经理)进万企,至今已一线服务企业1012家,举行银企对接活动169场。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金融信息联络员与党建指导员四级双向互派机制,总人数超3000名,服务企业超万家。设立107个“党建+”邻里中心金融服务点,首创金融服务红色矩阵实现结对共建、精准服务。接续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首贷深耕、首贷扩面行动,全市累计新增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户0.44万户、金额113.28亿元,首贷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提升服务质效,工作机制要先行。我市建立金融工作联合调度机制,围绕增贷、营商环境、企业上市挂牌等民营经济重点薄弱领域,逐月召开专题调度会,逐项细化督导。在全省首创“政银企担”融资月度对接机制,累计促成2775家企业获得融资384.59亿元,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推广。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1—9月全市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额65.76亿元,同比增长25.9%,平均年化担保费率0.30%。健全“纾困贷”“提质增产增效贷”周通报督导机制,在全市已累计投放资金328.7亿元,占全省1/3以上,列全省各设区市首位。此外,不断优化金融支持工具,构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推动出台2份主文件及10份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等金融“硬举措”。在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方面,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月度通报督导机制,运用各类监管工具对进度落后的机构予以现场督导。截至9月底,全市营商环境“融资支持”28个指标中,21个指标进入全省前三名,其中7个指标获满分。 来源:泉州晚报 |
|